close

第一次接觸 BLW (Baby-led Weaning, 寶寶主導式離乳法)是在台安月子中心的媽媽教室,在這之前我一直以為寶寶的副食品要先從泥狀食物開始,再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

那時候皮皮出生未滿一個月,每天面對這個初來的新生命忙到焦頭爛額,對於副食品這件事還太遙遠,以至於沒有放太多心思。

P_20180223_120507[1].jpg

我和大部分的媽媽相同一開始選擇傳統泥餵方式。皮皮滿四個月開始,我嘗試給予米湯和10倍粥。心情好時可以乖乖餵完,心情不好便驚聲尖叫、搶湯匙,

持續了2周之後,某天我在吃蘋果,皮皮看著我伸手。我突然感受到或許皮皮想要自己吃。

那天晚上我開始認真研究BLW,確定要讓寶寶自己動手吃之後,我收起了所有製作副食品的器具,決心等到皮皮符合BLW的條件之後,再重新開始副食品這條路。

 

P_20180510_120103_vHDR_On.jpg

 

 

事實上,BLW 作為一種引介寶寶固體食物的方式由來已久,試想一下我們祖父母小的時候,農業社會家家戶戶都生養眾多,但通常只有長子長女才有機會吃到磨成泥狀的副食品,之後的弟弟妹妹因為父母農忙,大多都跟大人共餐吃一樣的固體食物,只是切成比較小塊而已(那時沒有這麼多食品添加物)。但是這種看似簡便的固體食物引介方式並沒有引起學術界太多的注意與重視,

直到2003年英國一位資深的健康訪問員 Gill Rapley 在她的碩士論文中深入研究了這個方法,並找尋科學證據來支持,做了有系統的歸納與整理。

可以說Gill不是第一個發現或發明這個方法的人,但卻為 BLW 的理論與操作奠下基石,讓無數的新手父母與寶寶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超過20年的新生兒家庭健康訪視經驗,Gill 看過太多餵食副食品的親子餐桌大戰,寶寶不是大叫就是搶湯匙,讓她不禁開始懷疑,寶寶抗拒的究竟是「被餵食的方式」還是「食物本身」?

於是她招募了一群新生兒父母,嘗試採用 BLW 的方式來引介寶寶固體食物,結果她發現,所有健康正常的寶寶都能發展出「自行餵食固體食物」的技巧。

支持這項結論最直接的科學證據就是「BLW 能與寶寶手部技巧的發展完美結合」。

 

P_20180506_122226_vHDR_On.jpg

 

在停止給予副食品的這一個半月以來,一直聽說副食品最好4個月大開始,可以減少寶寶對食物過敏的機率,此外健兒門診的醫生也建議我最好5個月大開始給泥狀食物,且數量要慢慢往上加。

當然我有跟醫生說我想採用BLW,醫生只是說不管你是用哪種方式目的都是為了要讓寶寶離乳。

 

我相信寶寶與生俱有自行發展進食技巧的能力。父母要做的就是提供少量多樣、健康營養並處理成適當形狀、大小的固體食物,至於寶寶選擇「吃什麼」、「吃多少」、「吃多久」都由他自己決定,把飲食的「主導權」還給寶寶,他就能學會「控制自己的胃口」,並以自己的步調逐漸減少奶量,達到離乳的目的。

在寶寶不餓、不累時進行 BLW,能讓寶寶「專注」地探索食物(才不會因為太餓在嘴裡塞進過多食物),只要注意寶寶上身是否「坐直」、吃完用紗布巾沾開水清潔寶寶上下牙齦並檢查齒頰之間是否有「卡食物」(怕之後小睡時會噎到)。

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讓寶寶「單獨進食」,必須在有照顧者陪同的情況下施行BLW,為寶寶創造一個愉悅的用餐環境與進食經驗。

 

P_20180510_120856_vHDR_On.jpg

採行 BLW 不只是幫助寶寶學會手眼協調及咀嚼能力,更重要的是讓他終其一生都能在飲食上做出「健康的選擇」!

心態上,父母不應為食物貼標籤,哪些是寶寶愛吃的、哪些是寶寶不愛吃的,這樣會讓寶寶照父母的預期去吃而變得挑食。對寶寶來說,食物應該是中性的,每種顏色、形狀各異的食物都有它們存在的營養價值,所以不挑食、「均衡飲食」就是為寶寶一生的健康飲食打下基礎。食物應該連結的是「健康」、「與家人共餐時愉悅美好的經驗」,BLW 不只是從寶寶的天性與觀點所發展出來的引介固體食物的方式,對我們這些採行 BLW 的新手父母來說,更是影響寶寶一生的飲食教育!

 

P_20180625_104034[1].jpg

 

參考書籍:《BLW 寶寶主導式離乳法基礎入門》

推薦FB社團:BLW 給寶貝自己動手吃副食品、BLW 寶寶自動離乳副食品全民開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皮皮媽 的頭像
    皮皮媽

    玩皮世界

    皮皮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